钧慧资讯
NEWS
公司事记 行业动向
钧慧资讯
钧慧创新 | 联合聚焦超声与微泡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的新方法
来源:钧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6-08   

钧慧生物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室主任钟治晖教授领衔,携手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吴哲教授团队和华西医院超声科卢强教授团队,共同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A new method for preparing a ra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odel by combining focused ultrasound and microbubbles ”,刊登于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期刊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AMEM)。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临床中,很少有ICH患者从现有的治疗方法中受益,因此迫切需要对ICH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而这取决于药物临床前研究中适当的动物模型。然而,现有的制备动物脑出血模型的方法不能自然地模拟自发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如自体血注射法、胶原酶注射法以及机械球囊压缩法等,虽然体外注射法被广泛应用,但该法具有创伤性,会导致非靶向性的脑实质损伤与额外的炎症反应。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非侵入性的、可重复的、稳定的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

大鼠脑出血造模方法.png

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 FU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消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毫米大小的聚焦区域;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Microbubble, μB)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超声造影剂。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FUS可以精准作用于大鼠的右侧纹状体部位;尾静脉注射μBs后,μBs在FUS的作用下不断膨胀,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μBs破裂。在这一过程中,超声空化效应导致血管壁损伤乃至破裂,进而导致ICH,且依达拉奉对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该模型可用于ICH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及相关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大鼠脑出血造模.png


会议预告 | 钧慧生物诚邀您参加BioCon China Expo 2023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暨展览 祝贺清普生物QP001项目Ⅲ期临床试验高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